日期:2021-03-25 / 人气:410 / 作者:
前天是2020财年的 天,阿里巴巴公布了2018年全年的纳税额: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金服集团共向 缴纳税款516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这意味着阿里巴巴2018年的日均纳税超过1.4亿元。这是自2013年以来连续第六年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纳税人。
虽然“税额”不是上市公司需要披露的必要指标,但阿里巴巴有在上市前披露该指标的传统。4月1日,阿里宣布2018年与蚂蚁金服共向 缴纳税款516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这是阿里巴巴自2013年以来连续第六年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纳税人。六年来,阿里巴巴的纳税额增长了7.3倍。
公布税额的互联网公司很少。百度上一次宣布是在2012年,税额15亿,小米同年缴纳19亿,远低于阿里。2018年底,JD.COM、小米、百度位列北京民营企业百强。上榜的100强民营企业纳税总额分别达到655.51亿元和516亿元,与北京民营企业纳税总额相差不远。
零售业有其特殊性,不同的零售平台有不同的商业模式。就税负水平而言,阿里是世界零售业。据不完全调查,近年来我国零售业实际税负约为3%,而苏宁等大型零售商整体税负仍保持在3.5%以上,阿里高达16.54%。
前不久有报道称亚马逊向美国政府缴纳零税率,这是亚马逊连续第二年缴纳零税率。亚马逊对此解释道:“公司税是基于利润,而不是收入。鉴于零售业务竞争激烈、利润率低,以及我们持续的巨额投资,我们的利润仍然不高。”
在全球众多互联网巨头和零售行业中,阿里巴巴为什么会成为税王?骆超频道认为,核心原因在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
阿里何以成“税王”?
为什么阿里巴巴的纳税增长这么快?直接原因是性能。2018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集团收入同比增长41%,达到1172.78亿元,成为中国 家单季度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互联网公司。其收入增速超过了硅谷五大发昂和腾讯、百度等中国巨头;净利润309.64亿元,同比增长33%。税额与包括营收和利润在内的业绩正相关,竞技场税额增长率与营收增长率基本一致(蚂蚁金服尚未上市,无公开数据可查)。
税负高与其独特的平台模式直接相关。阿里巴巴在宏观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这样的增速,这也和其独特的平台模式直接相关。
基于独特的平台模式,阿里巴巴不仅成为税王,还带动整个生态中的企业纳税。比如2017年阿里直接贡献税收366亿元,带动生态上下游的税收金额实际超过2900亿元。
电子商务促进商品交易,商品交易会产生税收。商品流通的背后会带动制造业、物流、金融等行业的发展,每个行业的背后都连接着更多的行业。比如制造业需要工厂,设备,原材料等等。一种商品对消费者的到来,背后是大量行业的协调和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的商业成果,自然会产生更多的税收。再加上新零售加速落地,进入阿里生态的商家和品牌日益增多,由其带动的税收进一步增加。
阿里巴巴不仅限于电商。近年来,其商业地图跨越了从零售到生活服务到旅游到娱乐到金融到健康的多个行业,成为一个巨大的数字经济,一站式满足用户需求。在这个过程中,阿里巴巴在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开设了越来越多的分支机构,为当地贡献税收和推动
在更深层次上,阿里的愿景是“让世界免于艰难的商业”,而税收将在商业过程中产生。商业是经济的基础,经济是税源,这个不难理解。
税额屡创新高,这也是基于独特平台经济的“阿里巴巴效应”形成的一个缩影。
“阿里巴巴效应”
阿里巴巴不仅带动了其经济中各行各业和企业的纳税,还形成了基于平台经济的“阿里巴巴效应”。与许多互联网公司在传统行业的“破坏性创新”不同,阿里巴巴基于平台的开放模式具有激发行业活力、提高企业效率的能力。基于此,阿里巴巴在行业内取得越来越多的成绩。
2013年,阿里智能物流平台菜鸟网成立,旨在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形成智能物流骨干网络,实现全国24小时配送、全球72小时配送、每天10亿件包裹的目标。该项目直接惠及整个物流行业,电子面板等物流技术正在普及。物流行业的蛋糕更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很多加入菜鸟网的物流公司都实现了上市,业绩增长强劲,菜鸟网也有带动。
2016年10月,阿里提出新零售的概念时,一些传统商家甚至电商巨头对此嗤之以鼻。然而,今天,新零售已经成为零售乃至消费行业的共识。阿里新零售生态圈聚集了实体零售巨头、全球 品牌、即时物流服务商、新零售服务商等环节的合作伙伴,加速新零售的普及。很多电商平台都有自己的名字,但其实都是自己动手做新零售。
br/>新零售模式极大地刺激了传统零售业的活力,帮助实体零售巨头重构人货场,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体验和购买商品,给品牌带来了增长,新零售已成为整个行业的红利,甚至出现了“新零售概念股”,只要有阿里巴巴新零售相关利好消息,相关股票板块就会作出反应。
跟物流行业一样,新零售模式的落地也带动了更多就业,AI应用背后需要更多工程师、新零售门店需要更高素质店员,同城即时物流则催生了“骑士”这一新兴岗位……
不只是零售和物流行业,在金融、娱乐、健康、旅游以及生活服务诸多被阿里渗透的行业,阿里都强调“不破坏”理念。在推动普惠金融时,阿里曾说“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注意,是改变,而不是取代。“改变”就是“阿里巴巴效应”的本质,即通过新技术、大数据和新模式去帮助传统产业变得更好,比如更有效率和体验。
2017年在参加《财富》论坛时马云将这一理念说得更直接,他说“我们并不希望破坏传统经济”,他建议“传统零售应该要拥抱技术改革业务,改革业务,而不是害怕技术……线上和线下要紧密合作”,而这一点正是新零售的目标。
正是基于独特的平台模式,阿里巴巴可以成为各行各业的增长剂,进入一个行业就让一个行业焕发活力,让其中的企业拥抱技术、提高效率和实现增长,只要积极拥抱新技术浪潮的企业,都已受益,当然,也有因循守旧的企业走向没落,但淘汰它们的不是阿里巴巴,而是时代潮流。
这一点,阿里巴巴跟亚马逊截然不同,后者进入一个行业就会让行业内传统玩家闻风丧胆,因为后者是用互联网来做传统生意,而前者是用互联网去帮助传统生意更好做,平台生态兼容并包,真正的竞争对手只有同类平台——这在世界范围内都不算多,只在一些细分领域存在。正是因为此,阿里巴巴形成独特的经济体模式,“阿里巴巴效应”在其进入的各行各业都越来越显著。
基于“阿里巴巴效应”,阿里巴巴正在从纳税、就业、脱贫、公益、教育等维度回馈社会。如果说阿里巴巴成为纳税大王体现出其给社会“出钱”,那么阿里巴巴对社会多维度的可持续回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愿景和一步步落地,商业操作系统和新经济基础设施的定位,以及阿里巴巴效应的形成,则是给社会“出力”,企业不一定能成为纳税大户,但却可以像阿里巴巴这位“模范公民”一样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