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州拼车掀起分时租车热潮 但能走多远?

日期:2021-10-11 / 人气:500 / 作者:

大街小巷都在激烈的拼车大战,拼车已经悄然进入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繁华市区。最近,共享汽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类似于自行车共享中的使用方法,用户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使用附近停放的共享汽车。这种新的汽车消费模式已经让很多人跃跃欲试,尤其是那些拥有自己汽车的人。但在早期采用者之后,很多用户也吐槽租车网点少、停车难等问题。

共享汽车能走多远?其知识产权能否支撑其长期发展?对此,专家表示,共享汽车利用技术手段赋予了传统汽车租赁行业智能色彩,这种创新商业模式的成功仍然充满不确定性,但无疑让人对未来的智能交通充满期待。

共享汽车遍地开花

在旅游领域,“分享”这个词已经不再新鲜。从滴滴和优步到mobike和ofo,可以说共享出行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出行习惯。最近共享车的出现,无疑又一次撩动了人们的神经。

拼车是一种分时用车的商业模式,用户可以随时自己用车,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与他人拼车。与传统租车模式相比,该模式具有更高的时间灵活性,摒弃了复杂的借还车手续,用户无需承担保险和维护费用,非常方便。共享汽车在欧美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据了解,这种商业模式在2001年兴起,2011年开始流行。目前已风靡德国、意大利、荷兰、美国、日本等 。

最近,国内市场出现了许多共享汽车品牌,如Gofun Travel、Global Car Ride、TOGO、戴姆勒旗下的car2share等。其中,Gofun Travel在北京预留了1100多辆车,Global Car Ride在上海投入使用了6500多辆车,TOGO也投入了几百辆奔驰smart,主流车型都是电动车。

用户打开手机App,搜索周围可用的车辆,在指定时间内找到车辆,一键解锁,然后开始行程充电,到达目的地后通过手机完成支付——这种类似于mobike的用法让很多人耳目一新。但与热议不相称的是相关企业悲观的专利布局。

一直关注该领域的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德刚通过专利检索发现,目前北京图格科技有限公司提交了一项名为“一种租车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北京首汽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提交了一项名为“停车场计费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其他企业提交了远程汽车解锁方式、远程汽车启动方式等多项专利申请。“目前共享车还是新兴产业,相关公司持有的专利申请和专利数量明显不足,未来可能存在专利风险。”马德刚表示,共享车公司一般会在车上安装带有遥控功能的部件,企业要进行FTO(技术自由实施)调查,避免侵犯他人专利。

智能交通在未来是可以预期的

height:1.5;font-family:'Microsoft YaHei';font-size:14px;">“共享汽车是物联网的创新应用,过去都是利用人力来租车,而共享汽车则是让互联网充当了人力的角色,是出行方式智能化的一次有益尝试。”知行者研究院专利分析师陈剑华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共享汽车与共享单车都是企业通过物联网相关技术搭建运营平台,开发出切中用户需求的智能化出行方式,这与未来智能交通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


技术创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共享汽车的出现赋予了人们对智能交通更多的想象空间,而“‘无人驾驶+汽车共享’代表未来汽车发展方向”的观点在汽车行业早已出现。在2016年全球汽车论坛上,通用汽车副总裁迈克尔・艾博森曾表示,汽车共享模式或将改变汽车产业的格局。通用汽车一直是共享汽车与无人驾驶技术研究的“急先锋”,其曾大力投资打车平台Lyft,并上线了自己的共享汽车服务Maven,2016年3月其更是收购了一家研究自动驾驶技术的初创公司,以增强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研发实力。共享出行平台的两大巨头滴滴、优步也在致力于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比亚迪日前还宣布与滴滴等平台合作,意欲进军共享汽车领域。


“未来,共享汽车很可能突破驾照的限制实现无人驾驶,甚至可以像电饭煲定时启动一样,利用交通低谷时间自动运行。”马德刚认为,随着技术手段、监管制度的不断创新,共享汽车也会突破现有局限获得更大发展。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想要了解更多的创业资讯或者晋州注册公司创业相关问题可以直接在本页面右侧咨询客服或者拨打官网主页.